凝聚思想力量 开启教学新篇 2025春季学期马克思主义学院集体备课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2025年2月2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集体备课会。学校党委书记刘嘉俊,全体思政课教师齐聚一堂,共同研讨教学内容与方法,为新学期思政教学工作谋篇布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围绕教材内容,安排备课任务,规范教案书写相关要求,并提供相关教学建议,同时结合国内外时事热点,如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新突破、“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成果等,探讨如何将最新的理论与实践案例融入教学,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实践伟力。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研室围绕本门课程整体情况进行说明,在此基础上就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和安排进行简要介绍。同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如何将各民族在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交流融合的生动故事与时政相结合,突出课程的思政性质,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深刻领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与意义。
国家安全教研室围绕本学期国家安全教育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以及教学目标进行了详细解读,明确了各教学章节的重点内容与难点问题,为后续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同时针对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学生对国家安全概念理解不深、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共同探讨了解决方案,提出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开展生活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并分享了各自的教学思路与设计。与会教师们积极讨论,就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资源的整合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并强调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关键课程,其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坚定理想信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职业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围绕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与法治素养,深入剖析教材重难点,强调课程重要性,指出它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增强职业操守和法治观念的关键课程。其次,在备课过程中,应注意结合生活实例,融入最新法治新闻和职场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教研室就教学实施计划和教学目标对本门课程进行简要介绍,针对学生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需求,分享常见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和职业规划的方法技巧,探讨如何结合本门课程与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塑造健康心理,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张利明院长表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坚持集体备课,发挥团队优势,整合教学资源,共同提升教学质量。希望大家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投入新学期教学,为学生带来更精彩、更有深度的思政课堂。
刘嘉俊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核心课程,要讲清楚理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教师自身要强化理论武装,形成清晰的脉络,充实课程教学内容;要用好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成就,让学生正面理解新时代伟大实践;要教会学生正确辨别发展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因地制宜增加实践教学,把握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把思政课上活,建设精品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细做实做好。
此次集体备课会,为教师们搭建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凝聚了教学智慧,明确了教学方向。通过本次集体备课会,教师们纷纷表示要在研究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学实效上下大功夫,用心用情用理讲好思政课,努力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