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有悟 备课有“方”丨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集体备课会
学“习”有悟 备课有“方”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集体备课会
为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守正创新推动教学工作高质量开展,4月15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围绕“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参考讲义(试用版)》共研教学新思路”这一主题,组织开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体备课活动。本次集体备课会由张利明院长主讲,全体思政教师参会。
会议伊始,对本次集体学习及备课活动的目标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集体备课活动在统一教学思路、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参考讲义(试用版)》(以下简称《参考讲义》)的整体框架和内容特点进行了详细解读。
张利明院长从“编写背景逻辑、逻辑思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内容和概要”“辅助教学的几个建议”等四个方面,对如何学好用好《参考讲义》,助力课程教学优化进行了分享。他强调,要处理好教材、课件、讲义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教学转化。《参考讲义》为教师们提供了创新的灵感和思路,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创新和调整,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强教学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最后,张利明院长提出具体要求,作为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要提高思政认识,课前有使命。要深刻认识《参考讲义》对促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高质量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还要做好深化转化,课上有创新。在注重讲好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同时,努力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开发鲜活的教学案例,对《参考讲义》进行丰富和创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深、讲透、讲活,打造更多能解渴、合口味的思政“金课”,不断增进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本次集体备课会旨在引导思政教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理念、新战略,并将其有机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之中,使得学“习”有悟,备课有“方”,切实提升本课程的授课质量。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推进课程建设,增强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