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召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专题集体备课会
深学理论强素养 精研教学提实效
集体备课推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融入课堂教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师理论素养与教学能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近日,云南三鑫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召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专题集体备课会。此次备课会以“学深悟透新思想,协同赋能新课堂”为目标,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和教学水平。
会上,杨涛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核心要义和实践启示等进行系统解读。她表明,该著作全面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生动记录了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是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教材。著作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开篇,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和战略部署,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杨涛重点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深入剖析其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强调思政课教师要准确把握其内涵要义,深刻认识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的关键作用。她强调,全体教师要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学习与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教育紧密结合,充分挖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推动理论教学与地方革命历史、发展实践有机融合,切实让党的创新理论“带着热气”进课堂、进头脑。
备课会现场研讨氛围热烈,教师们结合各自授课实际,围绕如何将第五卷中的新观点、新论断有效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等课程展开深入交流。大家一致认为,通过此次集体备课,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深化了认识、拓宽了教学思路,为后续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教学设计的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会后,马克思主义学院迅速推进成果转化,组织教师更新教案讲义、设计专题教学模块,推动学习成果向教学实践转化。多位教师已在课堂中尝试引入第五卷中的典型案例与理论论述,学生反响积极,课堂互动明显增强,理论教学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显著提升。
本次集体备课会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指导性,不仅强化了教师的理论武装,更激发了教学创新活力,为构建高质量思政课程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入了新动能。下一步,学院将持续推进集体备课常态化、制度化建设,不断推动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切实担负起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光荣使命。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